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基础建设>>新闻报道>>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 王彬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这是增强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危机管理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决策部署。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承受适应能力强、恢复速度快的韧性城市,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意见》提出了明确目标,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要坚持目标导向,把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任务细化分解,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和工作要求,有力有效推进目标实现。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意见》的印发是在前期有关部门扎实推动试点、积极总结成效基础上的再升级,更加注重城市设施韧性、管理韧性、空间韧性的持续提升,推动城市安全发展。2020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印发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整体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随后,选择重庆、福州、济南等21个城市(区)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同时,还组织开展了CIM(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建设、智能市政、智能建造等一系列专项试点,初步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和可持续商业模式。

  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意见》明确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加强指导和总结评估,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各项重点任务的有效落实需要加强部门协调、数据共享,比如,在完善CIM平台方面,要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建设、测绘遥感、城市运行管理等各有关行业、领域信息开放共享,汇聚基础地理、建筑物、基础设施等三维数据和各类城市运行管理数据。再比如,完善城市运行管理工作机制,要加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与应急管理、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商务、卫生健康、市场监管、气象、数据管理、消防救援、地震等部门城市运行数据的共享。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与传统城市基础设施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意见》中37次出现“安全”,5次出现“数据安全”,因此,牢牢守住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底线是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要求。要严格落实网络和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强化信息基础设施、传感设备和智慧应用安全管控,推进安全可控技术和产品应用,加强对重要数据资源的安全保障。强化网络枢纽、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抗毁韧性,建立健全网络和数据安全应急体系,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监测、通报预警和信息共享,全面提高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风险抵御能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牵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会同有关部门,主动担当作为,加强改革创新,建立协同机制,努力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贡献力量。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