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础建设>>新闻报道>>
一“槽”飞架,让远水解近渴
- 时间:2021-05-24 07:11
- 来源:人民网
从陶岔渠首一路向北,一条“巨龙”穿越金黄的麦田,横跨沙河绵延9公里,像一座超级空中立交桥,护送一渠清水永续北送。这就是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的南水北调中线关键性工程——沙河渡槽。
渡槽,即在河渠、溪谷、洼地和道路上设立架空水槽以输送水流。这样一条空中水道也被称为“过水桥”。
记者在渡槽边侧看到,浩荡南水自明渠滚滚通过闸门,顺着四条宽8米的“U”型槽向前奔涌。四槽的梁式渡槽、双槽的箱基渡槽、落地单槽,明渠渡槽错综交替,在近8米高的水道上,每秒最多有380立方米的清水长驱不息、一往无前。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鲁山管理处处长董志斌介绍:“沙河渡槽共创造了十项工程纪录,工程综合规模世界第一、现代渡槽长度世界排名第一,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渡槽。”
创造种种世界之最的背后,是一次又一次的技术攻关。
如何确保这样庞大复杂的工程高质量完工,毫无疑问,这是对建设者们的巨大考验。“渡槽的建设先后克服了冬季施工、汛期影响、大型‘U’形渡槽浇筑过程中外膜变形等诸多影响,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董志斌说。
渡槽最高可抗8级地震,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是名副其实的百年工程。为确保工程安全,渡槽外侧和内置总计设立了近万个监测点,定期对渡槽进行沉降检测,至今没有任何异常。
数千名建设者矢志奋斗,一个个世界难题逐个攻破,“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这里生动体现。
谁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南水北调工程正是依靠像“沙河渡槽”这样一个个“创纪录”工程,百里、千里之外的南水惠及了一座又一座城市、乡村……
平顶山,这是南水北上途经的第一座重要城市。就在南水北调工程建成的那一年,南水在这里就成为“救命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平顶山市全长116.7公里,途经叶县、鲁山县、宝丰县和郏县四个县。2014年,平顶山遭遇建市以来最大旱情,百万人口面临用水危机。
“当时平顶山的主要水源地白龟山水库水位一度低于海拔97.5米的死水位,这意味着整座城市几乎就没水喝了。”谈及那段水危机,平顶山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营保障中心副主任王海心有余悸。
当时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应急启动调水46天,输送5000万立方米水,解决了百万人口的吃水难题。
2019年以来,平顶山市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减少35%,白龟山水库水位再次告急。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南水北调工程向白龟山水库补水3.08亿立方米,相当于平顶山城区一年用水量的三倍,南水再次解了这座“口渴”的城市。
截至目前,南水北调工程已累计向平顶山市供水8.42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2.43亿立方米、生态补水5.99亿立方米。
碧水北送,扬波千重;长河泱泱,利则四方。
吃水不忘掘井人,对掘井人最好的回报就是不浪费每一滴水。守好一渠碧水、拧紧水龙头更是当务之急。
为确保库区和沿线水生态环境“长制久清”,在这里总干渠两侧100米内建设以侧柏为主的常绿乔木永久性防护林带,打造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一级生态廊道。
2020年,平顶山市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组织的现场考核验收被命名为国家节水型城市。不浪费每一滴水既是责任,也是对“掘井人”最好的致敬。
坚持节水优先,节水意识更要深入人心。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沙河渡槽工程,基地讲解员吕冰告诉记者,研学基地依托沙河渡槽工程主体,在弘扬南水北调精神的同时,普及节水护水、防止溺水知识。从2018年成立至今已有1万多人在这里接受节水教育。
来自宝丰县第二初级中学的学生董艺翔在操作完渡槽运水模型后对记者说:“以前停水时才会省着用水,这次参观以后才知道,原来我们用的水运过来这么复杂,要珍惜每一滴水。”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三峡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化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