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基础建设>>人物>>

化身行走的“活地图” 服务旅客“零时差”

  邢思源用“双色并行”画法绘图。

  邢思源默画的《全国铁路客运运价里程接算站示意图》。

  “姑娘,我想去哈密,可不会买票,能帮帮我吗?”7月12日,金华站候车大厅,一位老人焦急地向金华车务段客运值班员邢思源求助。话音未落,邢思源脑海中的《全国铁路客运运价里程接算站示意图》已秒级响应——经停站、换乘点信息瞬间调取、精准组合。“您可以从金华到兰州,再从兰州中转去哈密!”清晰明了的方案脱口而出,老人紧蹙的眉头舒展了。

  这仅是邢思源暑运日常的一瞬。盛夏的长三角,康养游、亲子游、研学游客流叠加,车站热浪与人潮交织。无论多么复杂的出行难题抛向邢思源,她总能第一时间给出最优解。

  她的“秘密武器”并非智能设备,而是深深烙印在脑海中的那张“全国铁路地图”。她能准确地默画出涵盖1092个站名、388条线路、975个接算站和117个非接算站的《全国铁路客运运价里程接算站示意图》。这张无形的图,正是她为旅客精准规划路径的基石。

  默画这张精密复杂的示意图,是邢思源苦练而成的“绝活”。完成它不仅要求将海量信息烂熟于心,更需图纸布局的精确设计,比例甚至要达到毫米级精度。“我习惯用‘双色并行’画法。”邢思源分享心得,仿佛在空中运笔,“右手红黑双笔齐握,先勾勒‘八纵八横’高铁骨架,再延伸密布城乡的普速铁路脉络,最后以点连线,让星罗棋布的站点有序归位,万里路网跃然纸上。”

  信息化时代,为何仍需手工绘图?面对疑问,邢思源的回答质朴而有力:“当银发旅客面对手机手足无措或者旅客被复杂换乘难住时,瞬间解决问题的专业技能就不可或缺。”她深知,唯有将万千线路“刻”进脑海,做到了然于胸,才能在旅客最需要的时刻提供“零时差”的精准指引,为他们解燃眉之急。

  这份炉火纯青的功力,源于经年累月的钻研。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度客运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中,邢思源一举摘得客运值班员个人全能桂冠。成功的秘诀,是她自创的“十字诀”:多写、细读、常背、勤练、静心。

  应急处置与规章掌握是客运值班员工作的核心。邢思源将庞杂业务化繁为简:分设站台应急、遗失物品处理等模块,再按场景、类别精细梳理。她善用多色标注法,让知识体系脉络清晰,极大提升了学习与实战效率。“吃透规章、理顺流程,服务应急才能心中有底、应对从容。”邢思源如是说。

  日复一日的淬炼,让邢思源成为旅客身边行走的“活地图”。在她看来,看似传统的“人脑算力”,在智能时代依然拥有独特价值——它承载着铁路人对专业的极致追求,更凝聚着服务旅客的赤诚与高效。当旅客旅途遇困时,邢思源脑海中那张精准的“图”,便是通往安心与便捷的最佳路径,也是铁路服务最动人的注脚。

  本文图片均由韩俊理摄

上一篇:科技创新赋能城市安全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