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基础建设>>人物>>

搭建“安全屏障”

  【本网讯】李星,中共党员,36岁,麻城工务段探伤车间探伤二工区一班班长,2001年退伍后一直从事钢轨探伤工作。13年来,李星带领探伤一班有效检测线路15000多公里,发现钢轨伤损300多处,仅他个人发现的钢轨病害就达100多处,杜绝造成设备重大隐患30余起。

  探伤,多指探测金属材料或部件内部的裂纹或缺陷。常用的探伤方法有:X光射线探伤等。而物理探伤就是不产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进行无损探伤。

  文中所述的探伤工,就是类似于此种解释的铁路工务系统的一项工作,其主要任务就是对铁路钢轨进行检测,检测出其磨损程度、是否存在偏移等等问题,从而采取措施对其进行调整、检修,甚至更换。

  以这样的理解角度来看,李星同志的工作属性是与铁路运输安全息息相关的,有句话说的好,“火车快不快,全凭车头带”,这项工作也是如此,倘若连火车运行的轨道都出了问题,那么“安全”还怎么能够得以实现呢?如此说来,工作在这样的岗位上,能够13年无“差错”,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保安全畅通,这是一种工作责任心的体现,更是工作能力格外“强大”的真实写照。

  正如文中介绍的那样,李星同志是一名复转军人“出身”,上班后他牢记宗旨:在部队里优秀,回到地方单位后不能掉队。或许正是这种军人般的毅力“支撑”着他“钢铁般”的身躯在铁路线路上“来来回回”……

  特别是在铁路线上,冬季寒冷、夏季炎热,能够始终坚守岗位,干好本职工作,发现的钢轨病害就达100多处,杜绝造成设备重大隐患30余起。这是怎样的“成绩”,这是为了铁路运输安全畅通的精心付出。

  笔者认为,这样的铁路职工是当前新时期铁路精神之下最为“需要”的,也是最为“关键”的,他们的工作虽平凡,却在平凡中透露着“伟大”,“伟大”的不是他取得了多少成绩,而是如何确保安全生产,这是一种敬业精神,更是践行自我价值,永葆党的本色的一种“完美体现”,在这即将迎来八一建军节之际,让我们向李星同志致以最最崇高的军礼!

  评论员:东晓

 

(责任编辑:崔凤娇)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