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基础建设>>公路铁路>>

京沪高速改扩建项目跑出“京沪加速度”

  云破日出,朝阳静谧温情,光影曼妙婆娑,未见初冬凛冽,共颂鲁中新篇。10月30日,伴随着最后一车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结束,由中国建筑投资,中建基础主导参建的京沪高速公路(G2)莱芜至临沂(鲁苏界)段改扩建工程,比预计工期提前10个月实现双向八车道贯通,将于11月27日全线通车。

  疫情防控常态下的“京沪速度”

  京沪高速改扩建项目是山东“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省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项目开工以来,建设者们与机器为伍,与图纸为伴,攻坚克难,日夜鏖战。按期完成新建分离线(左幅)交通转序;提前3天完成国道G205分离立交老桥拆除施工,双向交通提前6小时恢复;提前17天完成莱芜枢纽全线通行,实现了S29滨莱高速与G2京沪高速、G22青兰高速的互联互通;提前5天完成第三次交通导改,为全线通车目标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期结束整体右幅转序施工,进入左幅收尾施工阶段,实体工程施工任务快速完成。

  预制箱梁架设完成,涉铁跨拆除成功,沥青面层摊铺完成,一个个捷报频传,让京沪高速在疫情防控的常态下,全速前进。中国建筑的“逆行者”们为了鲁中人民的“康庄大道”跋山涉水,日夜兼程,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在齐鲁大地上绘制着穿越在座座青翠山峰中的银色飘带。

  融入科技创新力的“京沪智慧”

  自进场开始,项目组建BIM技术应用团队,将BIM技术和现场施工生产紧密结合。通过BIM技术对工程量进行复核,及时发现图纸漏洞问题,提高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工程造价、缩短工程施工周期,节约建设成本。应用BIM模型可视化展现交安设施、车辆分流,对施工过程进行充分分析研究,对降低交通事故率、优化交安设施布设、合理规划施工点等具有重要作用。建立BIM+VR安全体验馆,通过VR技术,使工人身临其境感受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火灾等危险场景,增强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意识。BIM技术的应用保障了各工序的正常进行。“我们建着也安心,车辆跑着也放心”,浇筑工人李师傅激动地说道。

  项目先后与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开展科研合作,以生产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科研创新,在山东省交通厅、中建股份立项科研课题。开展的山东省首例公路改扩建《已燃煤矸石在高速公路路基填筑中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既解决了莱芜地区煤矸石山堆积占地、污染严重的难题,又为减少运距,降低路基填料成本,化解公路建设期土源紧缺提供了对策,获得当地政府的大力赞赏,并吸引多家单位观摩学习。采用的非开槽锚具T梁碳纤维板加固技术,开创了不破坏梁体的旧桥加固方式,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其创新方式受到了业主的青睐。这其中,项目的上跨天桥及部分枢纽互通匝道跨线桥采用“钢结构桥梁”形式,此项工艺作为改扩建施工同类项目示范将进行推广。

  始终牢记使命的“京沪力量”

  项目始终坚持将党建引领与施工生产深度融合,成立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开展技能比武、节点比拼、平安工地考核等活动,高效率、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精心组织“建证力量·红色基石”“建证匠心·红色先锋”党建品牌活动。

  项目联合业主单位、地方企业开展党建共建,创建“党员示范岗”,划分“党员安全责任区”,完成党员培训教育累计1225人次,组织参加主题党日活动40余次,开展各类群团活动、文体比赛、走访慰问90余次,致力打造宣传品牌,持续强化服务保障。党员队伍持续下沉一线,与农民工党员开展各类交流活动,在莱芜枢纽立交现场,农民工党员突击队讲述了“21名党员请战、24小时全天值守、40天平安守护”的支部战疫故事,激励全体党员见贤思齐、奋发有为,为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和优质履约双胜利作出贡献。

  心中有梦、脚下有路、敢拼才会赢。面对荆棘丛生的征程,建设者们不等待、不观望,越有阻碍,越是迎难而上。他们克服战线长、工期紧、任务重、协调难等不利因素,取得了来之不易的优异成绩。

  京沪高速改扩建项目的通车,将有效缓解现有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国家公路运输大通道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拉近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对于改善区域交通服务条件、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沿线优势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责编:王瑞)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