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础建设>>公路铁路>>
铁路时评:列车上的“微尘”
- 时间:2015-04-02 14:20
- 来源:建设行业信息网
【本网讯】3月28日,全身烧伤80%的9岁男童小维松和失明的妈妈在北京看完病后乘坐K117次列车回老家攀枝花。在长达2960公里,历时41个小时的行程中一场留爱不留名的募捐义举感动着车上所有的工作人员和来来去去的1600余名旅客,这些大爱无言的爱心“微尘”为小维松捐了12747.3元,再次“感动中国”。
小维松在1岁时因一场意外被烧伤,如今已经八年过去了,但伤痕依旧触目惊心。小维松的不幸仅仅是这个苦难家庭的一部分,妈妈失明、爸爸卧病在床由十三岁的姐姐在家照顾,这些不期而遇的苦难让这个家庭已经软弱无力,但是纵然家徒四壁,小维松的父母还是坚持为他千里求医。这次在K117次列车上,对于他们来说或许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偶然惊喜,但是对于献出爱心的“微尘”们来说,这是爱心的必然诠释。
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有着久远的历史。大家众所周知的“200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微尘”爱心群体就是最好的诠释。“微尘”一词源于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后一对中年夫妇在青岛市红十字会捐款5万元后留下的“化名”。从此开始,“微尘”逐渐超越了一个名字的称谓,成为一个不留姓名无私援助公益事业的群体,一种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
12747.3,这个数据中,后面的小数点是最感动我们的地方。一个0.3元代表的不是金额的多与少,而是对爱心的真与切。一个中年女士捐了1000块,当列车工作人员要求留张照片时,他婉拒了;一对藏族母女捐款后说:“我们是一家人,帮助他就是帮助我们自己的孩子。”;一家前去北京看病的人在花费几十万的情况下带着头缠绷带的孩子亲自去给小维松捐款……
这些,都是大爱。是纵然自己有十块也要捐出9块的无私;是民族团结,不分你我的挚爱;是同被病患折磨也要倾囊相助的美德。
爱心无价,不分亲远。纵然一面之缘,此生再不相见,也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纵然没有回报,只有付出,也要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
K117次,演绎的是一场“微尘”诠释大爱的美丽画卷。对K117次列车的全体工作人员和列车上所有献出爱心的“微尘”们除了感动和感谢,别无他言;对还受病痛折磨的小维松我们只有祝福和祈祷,希望他能早日康复,希望能得到更多的人的帮助!
(李强刘海峰 卿泽东)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