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基础建设>>公路铁路>>

争做西南铁路动车的带头人

  ——记成都铁路局成都机务段动车司机杜辉

  【本网讯】 他是一名动车司机,工作20多年,安全行车3400余趟, 安全行程140多万公里,可绕行地球35圈。

  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主持创建了成都铁路局局级党内品牌 “三固定、三调整”动车平稳对标法。

  他就是铁道部火车头奖章获得者——成都铁路局成都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动车司机杜辉。

  勤于学习 做行家里手

  1992年,由于工作的变动,杜辉从检修车间的熔焊工转入运用车间,开始他一直向往的乘务生涯,开始担当成昆线副司机。由于他不是正经的科班出身,加之之前在检修工作,在业务知识上还欠缺很多。杜辉为了能够尽快的进入运用的状态,掌握业务知识,他时常利用休息时间“充电”。硬是将厚厚的《技规》《行规》等规章制度翻了个遍,并为了更深层次的掌握他时常将自己不懂的做好记号,有机会就向老师傅悉心请教,直到弄懂为止。

  皇天不负有心人,杜辉的付出在考取司机的时候得到了最好的验证。1997年在司机选拔考试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司机选拔考试,成为了能够真正执乘火车的一名电力机车司机。

  担当司机以后,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由于成昆线是山区铁路,线路站场复杂,所遇见的非正常情况可能性比较大,每次出乘前他都会根据当前天气,担当区段、担当机型等综合因素充分做好预想,制定相应的小组计划。只要杜辉执乘,他都会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安全正点平稳的完成了每次的运输任务。在工作中,由于表现优秀,工作业绩突出,被推选为技术标兵,以后每次担当专特运,重点任务都会让他去。

  敢于担当 展党员风采

  2010年5月,我国的第一条市域客运专线——成灌线即将开通,作为首批动车司机,如何保证平稳操纵、准确对标成了当时的最大难题,也是杜辉思考最多的问题。动车平稳对标的标准很高,要求停车时要把1.2米宽的动车门不偏不倚地对准在只有2米宽的屏蔽门中间,左右的理论误差不超过0.4米,并且成灌线执乘一个月要开关门500余次,而且坡道变化大,短时间内需频繁提速、制动,这都为平稳操纵、保证每一次准确对标带来很大考验。就在此时,杜辉挺身而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并将自己一直贯彻的“标准一点不差,运行一秒不误,操纵一丝不苟”的“三不”工作理念充分发挥,主动担当,决心破解这一难题。

  那段时间,杜辉不放过每一次停车对标的机会,在行车间隙把制动距离、调速、级位控制等细节都记录在笔记本上,晚上回来,不管多累多晚,他都要把白天所记录的数据做一个系统地分析和总结,在下次值乘中再去调整改进。妻子常常劝他早点休息,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有他自己理解的职业精神!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几个月没有回西昌老家看望父母和女儿,期间时值我父亲寿辰,也没有回家敬一份孝心。经过反复摸索实践,杜辉同同事们终于攻克了技术难题,解决了平稳对标的问题,总结出“三固定、三调整”平稳对标法。同年“三固定、三调整”平稳对标法被段党委确立为党内品牌,经过不断的推广和完善,在2013年7月也被确立为局级党内品牌。

  乐于钻研 树动车榜样

  “杜辉式三不法”:标准一点不差,运行一秒不丢,操纵一丝不苟。在车间里可谓耳熟能详,这不仅仅是他的工作标准,也是其他动车司机效仿学习的标准。

  乘务工作,干起来容易,但是干好却难,要是再想干出点成绩,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但是,杜辉用自己的作业标准干出了成绩。在工作中他时刻认真落实执行动车司机一次作业标准,同时还要求强化塑形塑标,在运行中专心致志,立体瞭望,按照车载设备显示要求严密控制列车速度,精益求精,防止区间运缓。他还提出了一个个常见行车问题的处置方法和意见,比如雨雾天气如何防滑防空转,调车转线及调速关键点注意事项等等。

  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刻苦专研,不断提高,他成为了我动车的业务能手,技术标兵,模范先锋!是成都铁路局成都机务段所有机车乘务员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杜辉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向他们传授业务技术,车间的一大批青年动车司机逐渐崭露头角,其中青年司机周刚在2010年全局职工技能竞赛动车组司机工种决赛中就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多年来杜辉也荣获2010年度段先进个人标兵、局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度局劳动模范、局先进生产(工作)者、全路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2012年度铁道部火车头奖章等荣誉。(李强刘海峰)
 

(责任编辑:轩)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