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础建设>>公路铁路>>
反思应成为铁路永远的精神
- 时间:2014-07-04 09:54
- 来源:建设行业信息网
【本网讯】所谓精神就是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内在支撑,是鼓动着他或他们不断前行的力量。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企业也一样。必须时刻积聚多种正能量的精神,激发员工更好地搞好工作,做好每一件事。
中国铁路历经百年沧桑巨变,积累了厚重的铁路文化与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众多的铁路精神中,反思精神在近一、二十年中显得尤其突出,并且越来越成为铁路的一种标志性精神和特有的企业安全文化。
几十公里的时速在中国铁路爬行了近百年,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明显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我们反思,如何消除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于是便有了接连六次铁路大提速,实现了铁路跨越式发展,中国高铁领跑世界,令世人瞩目。当发生铁路交通事故时,我们反思,如何吸取教训,深挖安全隐患,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问题,于是才有了今天安全稳定的大好局面,让火车成为大众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反思精神也是一种危机意识,在逆境中需要反思,在顺境中,则更需要反思。正所谓居安思危,不断地反思反省,查找思想中的谬误、工作中的疏漏、管理中的短板,并采取措施予以防范,才能少走弯路歧路,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不妨将视野投向更大的世界中,学习一下以色列民族精神。以色列民族精神的最突出表现是危机意识!以色列的危机意识在舆论宣传和国民教育上的反映是这个国家几乎不知道“总结成绩”,只知道“分析教训”,就是取得再大的胜利和成功仍然要“分析教训”。强烈的危机意识造就了以色列民族拥有清醒的头脑和永不衰退的旺盛斗志,在胜利面前不居功,在成就面前不自满,在安定富足的生活环境里不玩物丧志,在歌舞升平中听出“四面楚歌”,透过荣誉的光环看到自身的劣势和不足。
和以色列相比,中国铁路缺少的正是危机意识!王婆卖瓜式的对内宣传会进一步淡化铁路干部职工的危机意识,极大地误导全员对全局的认识,使全员普遍陷于自大自满的怪圈之中,因自我感觉良好意志消退,不愿为中国铁路的持续进步继续作艰苦的努力。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危机意识,昏昏然自我感觉良好,看不到“盛世危机”,就不会探索解决危机的办法,危机就会积少成多。当危机积重难返时,中国铁路现在取得的成果终会毁于一旦。
反思精神是铁路各种精神的基石,是不断涌现新的铁路精神的源泉。我们弘扬铁路“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精神的同时,千万不要陶醉其中,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让危机意识不断磨炼我们的智慧,透过层层耀眼的光环看到成绩成就背后潜在危机,自强不息,为保持铁路可持续健康发展不遗余力。
评论员:熊国钢
(责任编辑:崔凤娇)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