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基础建设>>公路铁路>>

沈阳北站北广场今年施工改造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长,车辆停放问题成为市民普遍关注的焦点,因为车辆的激增不仅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更成为城市发展的掣肘。在政协沈阳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政协委员纷纷就如何规范停车、静态停车场违停处罚等问题提出建议。

  增设停车引导信息设施

  目前,沈阳市大多数商场和地下停车场都安装了停车引导信息发布设施,但绝大部分露天或临时停车场还没有安装停车引导信息设施。因此,王健委员建议,有关部门应在交通重点区域增设停车引导信息发布设施,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地管理停车位信息,实时提供停车场(库)的位置、车位数、空满状态等信息,以方便并引导驾驶员合理停车。此举可极大提高停车效率、减少等待停车时间,从而有效缓解整个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

  背街小巷“错时停车”

  作为车辆乱停乱放的“重灾区”,背街小巷停车乱象也成为委员们讨论的热点话题。马妍委员建议,应推出城市背街小巷交通微循环和“错时停车”制度。

  所谓交通微循环和“错时停车”,就是利用城市支路、背街小巷及社区道路资源,通过交通管理措施组织区域性交通微循环。相关部门可规定停放时间,白天提供给社会车辆临时停放,晚上提供给附近居民免费停放,通过时间和空间交叉来提高道路和停车资源的利用率,尽力缓解部分街区、社区的行车难、停车难矛盾,并以此恢复城市“微循环”的畅通。

  明确执法部门处罚职能

  作为由车辆乱停乱放所引发的违停处罚行为,规范性问题也被委员们列入提案中。陈秀庆委员提出要规范静态停车违停处罚的多头执法,建议由人大立法,明确规定哪些部门可以有处罚权、罚款的依据是什么,并要建立公开程序明确罚款的去向、用途以及相应的监督机构;由市政府确定罚款用途,并适时公开年罚款总金额。

  同时,林华委员、丁洪彦委员联名建议统一全市车辆处罚信息,使驾驶者在一个地点就可以全部办结处罚手续。此举在提升职能部门效率的同时,也将极大地节约受罚者的办理时间。

  重点路段规划停车场

  《沈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去年新建97处公共停车场和10处行人过街设施的基础上,沈阳市今年还将加快停车场、过街设施建设,在重点交通枢纽路段规划改造停车场。

  据了解,目前,沈阳北站南广场已经完成改造并全面开放,预计今年启动北广场改造,其间封闭北站房,乘客可正常从沈阳北站南广场进出站。沈阳市建委主任于振明介绍,沈阳北站北广场改造工程将建设两层地下停车场、出口联系通道、地面景观广场及公交场站,预计全部工程将于2015年完成。

  改造后的北站北广场将形成3层立体枢纽广场,地面为休闲集散广场,停车场全部移入地下,开车送站可实现“即停即走”。另外,地下一层计划为乘客的出站空间,同时设置出租车上客区、社会车停车场、地下商业等设施;地下二层将设置地下停车场,两层停车场共计可提供近300个车位。


(责任编辑:胡岩)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