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基础建设>>新闻报道>>

城市更新重在“可持续”

  □ 李少军

  全国城市更新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强调,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城市更新重点任务。城市更新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应当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以内涵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扎实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谋划更新层面

  处理好四方面关系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城市更新是对城市设施和功能的系统完善,既包括总体层面的、自上而下的具有方向引导意义的战略性更新,也包括大量局部的、自下而上的微更新。应坚持协调理念,强化“一盘棋”思想,不仅考虑单体项目,还要考虑城市发展方向和功能组团,实现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分工与分布的关系

  城市更新能够对现有城市分工体系和分布结构进行重塑,打破已不适应城市发展的功能区界限,催生新的发展动能。通过城市更新,一方面让城市功能区分工更为明晰和专注,大力提升城市产出效率;另一方面,兼顾产出与投入,统筹效率与成本,规划布局更多的分布式城市单元,让城市运行更加绿色低碳、集约高效。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和市场是推动城市更新的关键力量。只有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设计、政策支持、标准设定等方面的引导约束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推动各方智慧和力量有效集聚、各方利益和诉求有效平衡,实现市场目标与公共目标的耦合,才能让城市更新价值最大化。

  ●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城市更新是一个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不断融合的过程。应加强对城市历史的传承,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建筑及其影响地段的传统格局和风貌,延续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让过去的“老物件”由“包袱”变“财富”。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城市发展“赋能”,将更多信息化、智慧化元素植入城市更新场景,推动城市在传统与现代融合中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城市更新之路。

  总体设计层

  面着力做到“三准”

  ●定准目标

  在城市层面,重点推进城市功能完善,突出抓好基础设施提升,进一步提升功能、补足短板、增强特色。在社区层面,考虑到城市居民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社区里,应尽可能地解决社区层面需求,按照完整社区的标准理念推进居住小区改造。在建筑层面,要着力保障既有建筑、单体层面的安全性和宜居性。

  ●找准方法

  通过城市体检、日常了解、群众诉求等方式,精准发现亟待解决的矛盾问题、短板问题和急难险重问题。因地制宜地研究分析具体问题,以“绣花功夫”微改造、小规模渐进式改造为主,统筹用好各类更新改造模式,分层次、分类型、分区域确定更新改造方式。探索推行“社区规划师”“社区工程师”制度,通过定期沟通、走访互动等方式,强化社区规划与建设的公众参与,提高居民对城市更新的认同感。

  ●配准政策

  导向层面,牢固树立城市安全、社区安全、建筑安全等底线,合理控制城市更新的密度、高度、强度,努力做到少拆房、慎砍树。流程层面,进一步健全完善审批流程再造,保障多元参与等工作机制。标准层面,加快推进工程安全标准、质量标准、消防标准、验收标准等改革,探索建立适应城市更新的标准体系。政策层面,在土地使用、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的支持政策。监管层面,建立健全评估、考核、审计、问效、追责体系,形成工作闭环。

  实施层面

  突出抓好五大任务

  ●完善组织架构

  城市更新需要加强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建立政府统筹、条块协作、部门联动、分层落实的工作机制,才能保障更新实施“不走样”。应建立完善城市更新联席会议制度和城市更新专门机构,进一步明确政策规划、实施行动、资金支持等方面责任分工,强化技术监督职能,凝聚力量集中于城市更新重点领域和区域、单元,确保各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搭建智慧平台

  上海依托“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平台,建立全市统一的城市更新信息系统。广州围绕城市更新全过程,搭建城市更新平台,实现城市更新全过程精准化、智能化管理。可借鉴这些做法,打造城市更新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项目的全过程、全周期、一体化、一张图管理服务,将项目计划申报、资金管理、审批管理、进度管理等纳入平台管理,对城市更新活动进行统筹推进、监督管理,为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服务保障。

  ●以片区统筹谋划项目

  突破常规单一地块拆除重建的模式,以更新片区整体策划,协调不同项目之间的“肥瘦搭配”,统筹各类资产要素、组合各种渠道资金、协同多种运作模式,解决城市更新“挑肥拣瘦”的碎片化问题。以片区统筹为总体思路,重点关注民生改善、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修复、产业转型升级等内容,以经营性带公益性,以丰补欠,实现片区的整体品质提升和经济效益平衡。

  ●鼓励多元主体参与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注重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和居民的积极性,以多元开放机制充分调动产权主体积极性,鼓励原产权人通过作价出资(入股)、产权租赁、收购重组等方式盘活存量资源,同时灵活政策吸引新的市场主体参与更新活动,实现空间盘活。

  ●盘活低效用地

  全面盘点区域内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建筑危旧的存量工业用地,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土地使用权人通过自主联营、入股、转让等方式对其使用的存量建设用地进行改造开发,支持各类工业用地转为新型产业用地再开发。

  作者单位为潍坊市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