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基础建设>>新闻报道>>

关于城市更新行动的实践思考

  城市更新行动中,深入推动供水、供气、供热、供电、燃气管网等城市地下“生命线”更新行动,能够唤醒“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潜在功能,提升城市生活体验感和幸福感。

  □ 马全有

  新旧管网更替

  地下“生命线”“焕新”

  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缩影,也是衡量该地区综合实力高低优劣的标尺。供水、供气、供热、供电、燃气管网等城市地下“生命线”的安全、有效、持续运行,直接关乎居民的体验感和幸福感。

  在城市更新现阶段,一些中小城市受人口容量、经济规模、发展趋势等综合因素限制,主要从供水、供气、供热、供电、燃气管网等城市地下“生命线”着手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更新城市地下“生命线”,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实现城市更新目标。

  ●大处着眼,就是以尊重历史、正视现实的思维方式看待城市更新

  要以尊重历史、正视现实的思维方式看待城市更新,用循序渐进、梯度规划、梯次推进的方式,科学对待和推进城市地下“生命线”更新行动。特别是要立足公共服务设施设备的已有现状,在城市地下“生命线”更新中预留未来二次更新、二度提升、多维拉升空间,相关设备设施的接入、导出、连接、延伸、拓展、协同应有接口或终端空间。

  ●从小处着手,就是要牢固树立“强基础、固根本、保供给、保民生”观念

  城市地下“生命线”的更新,实质为保供给、保基本、保生存的倒逼行动,其更新内涵为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仅次于公共服务设施或部品部件故障应急抢修。

  城市地下“生命线”的更新,除去更新理念外,关键在于摒弃“更新跟着问题进行、跟着设施设备病险维修进行”的陈旧思维定式,要建立规划引导、因势利导、设计图主导等“新算法”,以期起到去问题用“减法”,强基础固根本用“加法”,持续保供给用“乘法”,促进城市更新用“几何级”沉淀法的最终目标。

  中小城市地下“生命线”更新的壁垒,在于没有体现城市历史的地下线路图等“病历”,导致城市体检出现“盲人摸象”问题。解决城市地下管网敷设及后续改造设计图、施工图、竣工验收图、备案资料丢失、损毁、缺失等问题,必须依据城市建设及管网更新改造档案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城市地下“生命线”档案资料检索、利用、查询、追溯、检查的永久化。

  体检方法创新

  管理机制“跟新”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城市地下“生命线”等基础设施更新,持续开展的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建筑物构筑物更新,都需要以持续的城市体检为基础。

  ●明确规则,防范“破规逾矩”行为

  城市体检要着眼城市建成区年代、区域、地域等综合性要素,辅之以城市建成区全生命周期内,因气候、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中途可能出现的各种病险及运行故障,运用立法、立规、刚性化固定的方法措施,区别化设定各级各类城市地下“生命线”和建筑物构筑物的体检,制定危旧房安全性能鉴定标准、规范、规程、流程,加大体检频率频次,全链条全流程避免和防范城市体检及城市更新行动中的“破规逾矩”行为,抑制和消除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中的“野蛮生长”现象。

  ●“跟新”式体检制度,适应新时代要求

  城市更新中对原有城市地下“生命线”及建成区建筑物构筑物的“跟新”式体检制度应适度调整完善与重构,要适应新时代要求,瞄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和原则要求,以高质量发展和安全发展为牵引,融入全面、动态、客观的辩证观点,将城市地下“生命线”及建筑物构筑物“拟人化”,实现其健康状况“档案化”“溯源化”“可追溯化”,以便随时检索查看。

  ●定期体检,精准治疗“三症”

  依据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推行城市更新前后的定期体检,依据体检结果“对症下药”,靶向精准施治,以期实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效果。

  推行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坚持问题导向须靶向治疗“三症”。

  首先,要治疗单纯依靠国家资金支持的“依赖症”。在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行动中,要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其次,要治疗城市体检程序空转的“敷衍症”。与医院在救治病人前要进行各类体检的道理相同,只有先进行全面体检,细致衡量各类指标指数,才能对症开药,也才能确保药到病除。治理城市体检的“敷衍症”,需要委托资质合法适格的第三方专业化机构,对标各类国家强制性标准指标对城市现状进行综合体检评估,用科学的方法和算法诊断各种“城市病”,为城市更新提供准确和可靠的“药方”。

  最后,治疗城市更新后复检验收的“虚假症”。城市更新后原有“病症”是否“药到病除”、城市是否“元气恢复”,要对城市更新结果进行复检,避免出现“虚假更新、不完全更新、更新后依然不新”等问题。同时,也应该有衡量城市更新后各项指标是否达标的具体评判标准,防范城市更新出现双重或多重标准,抵消城市更新质效。

  确保规则刚性

  “一张图”贯通“出新”

  城市是关于石头的历史,是钢筋混凝土交互黏合的技术,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纪录,归根到底体现的是发展规划描绘成长轨迹的精髓。

  “一年一体检,三年一评估”及“不体检,不更新”等城市更新行动新规,重新赋予和定位城市体检、发展、更新的规划引领作用。但在现实中,仍然存在城市规划过度适应时势变化其刚性约束力被削弱的现象。

  防范城市更新专项规划被削弱倾向,遵循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持续更新的规律特点,重点在于治理“规出多门”的“三化”问题。

  ●防范规划“弱化”

  要强化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法定刚性约束作用,防范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弱化”。围绕顶层设计和提级审核许可,固定补强规划的法定刚性权威,持久推动“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确保城市更新的“赛道不变”,蓄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动能,助推建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的深厚能量。

  ●防范规划“泛化”

  将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依据城市整体规划纳入城市更新效果的评估范围,防范城市更新专项规划被“泛化”。

  ●防范规划“边缘化”

  要重点防范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刚性约束力被削弱,导致城市更新专项规划“边缘化”。要着力避免城市更新主导机构“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要强化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与城市更新实施双向运行,建立多部门之间既有配合又有制约的运行机制,才能确保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在前,城市更新在后,城市更新依据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实施,助推城市科学更新。如此方能凝聚城市体检及城市更新的巨大能量,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作者单位为甘肃省酒泉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