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基础建设>>新闻报道>>

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平台建设支撑精细化治理

  □ 杨晓光 伍速锋 付凌峰 吴克寒 王 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4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雄安新区建设时指出,交通是现代城市的血脉。血脉畅通,城市才能健康发展。

  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提升城市交通巨量资产效能已成为我国城市交通治理面临的重要挑战。目前全国城市道路长度超过50万公里,轨道交通里程近1万公里,公共充电桩超过500万桩,停车泊位超过1亿个。

  目前,我国城市普遍存在交通基础设施底数不清、使用状态与问题不明、决策支撑不够等问题。一些城市从未开展过全面精细的道路、充电桩、停车设施等资源普查,有普查的城市尚未做到数据的动态更新,各城市之间数据也存在标准不统一、缺乏空间属性等问题,特别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交通的适应性、实用效能等更缺乏科学分析。因此,需要探索以智能化手段加强基于交通效能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精细化管理,特别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平台建设,及时了解设施运行和使用状态,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效能与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

  平台建设的相关要求

  (一)平台应涵盖城市通勤和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等基本效能和主要设施监测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平台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目标是通过一系列城市交通相关子平台的建设实现对城市交通效能和设施两方面的综合监测并基于监测结果开展分析,辅助决策制定。在建设内容上,既应考虑平台功能需求,也应考虑各交通方式及其效能、相关产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可优先开展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充电桩、停车设施等相关子平台的建设。

  关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交通发展协同。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基础上,为促进设施建设和城市交通发展的协同水平,应关注建设效果,如对交通效能和通勤时间的影响、轨道交通建设对站点周边的带动作用等,建设城市交通和通勤等交通监测、TOD监测等子平台。

  (二)要规范数据的标准化采集、处理,实现部、省、市多级平台联动

  建立数据规范,实现标准化数据采集、处理。数据采集、处理的标准化是保障平台长期运行、口径统一、结果可比、多级上报的必要条件,应首先完善牵涉多源数据的数据标准建设。各地在进行平台建设时,在数据层面应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并充分考虑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深度融合并积极构建城市交通信息模型(TIM)平台。

  建立多级垂直联动平台机制。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效果,平台建设应兼具服务本地和多级业务管理双重功能,建立部、省、市多级联动的平台体系。地方级平台在发挥业务应用功能的同时,应向国家级平台上报统计结果数据,建立基于数据联动的垂直化管理体系,如建立全国TOD发展监测平台,与石家庄等地方TOD发展监测平台双向对接。

  (三)定期评估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运行状况

  综合评估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交通运行服务情况。对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评估不应仅局限于设施建设指标,如路网密度、轨道交通里程等,还应关注设施的使用效果,如通勤时间、平均车速、轨道职住人口覆盖率等指标。结合设施建设指标和运行服务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定期评估工作。

  建立交通基础设施定期评估机制。相对于一次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评估而言,不同时期评估结果的相对变化更具参考意义,如对每年建设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前后评估对比。鼓励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定期评估机制,有条件的城市还可以对特定交通方式进行动态且详细的评估,如北京市近年来持续开展的步行和自行车环境评估工作,对提升慢行交通品质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要探索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决策辅助智能技术和解决方案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评估的目的是辅助交通设施建设运行管理决策。监测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目的是支撑设施评估,而设施评估的目的除了掌握设施建设情况外,更重要的是支撑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更新建设决策,如基于路网密度及其适应性评估和路况评估辅助道路建设与更新决策,基于连续两次评估结果对比各区域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效果,辅助决策下一周期的重点建设区域和建设项目。

  探索基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评估的智能决策技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大、使用周期长、改建代价高,提高建设与发展决策水平是重要发展方向。鼓励探索构建基于交通效能和基础设施监测、评估的决策辅助模型及系统。借助数据挖掘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新型技术手段,提升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决策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作者杨晓光工作单位为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伍速锋、付凌峰、吴克寒、王芮工作单位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