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基础建设>>市政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王润梅:悉心守护城市“地下脉络”

  本报记者 孙思妍
 

  “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2025年央视春节戏曲晚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中心道路排水保障二所党总支书记、水道三组组长王润梅将自己对劳动精神的理解与基层劳动者的感悟融入发言中。她说,自己和同事们在岗位上的坚守,如同戏曲演员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都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

  从基层一线走向央视舞台,这不仅是个人的高光时刻,更是王润梅踏踏实实沉下心、多年来坚守在下水道清掏工作第一线的有力见证。她对记者说:“能够在全国观众面前展示市政行业做的工作,我感到特别荣幸。”

  今年是王润梅在市政水道工岗位上工作的第32年,也是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13年。“代表应该多去了解基层情况,在调研中发现并提出具有建设性、可操作性且可以落到实处的高质量建议。”深入调研、现场倾听、认真思考、积极建言,王润梅在履职中越忙越充实。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她提出了关于推动雨污水分流源头改造的建议。同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作出回复,明确雨污水分流难点在源头,重点在管理,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进雨污水分流改造工作,强化运行维护管理。王润梅介绍道,太原市去年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24年,太原市建成区范围完成228条合流制管网道路改造,消除合流管网85.8公里,完成管网混接、错接节点改造3166处,工作成效十分显著。”她说,太原市道路上基本没有积水,雨水管道内部的污水量也大幅减少,城市的水环境治理水平和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2005年,王润梅带领水道三组开展“市政服务进社区”活动,主动深入社区,对破损道路、堵塞管道进行维修疏通,一干就是二十年。如今,这个活动成为王润梅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的载体。

  “服务市民的过程就是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的过程,在沟通交流中可以了解大家的意见建议。”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王润梅提出关于雨污水分流改造的建议,希望保持雨污水分流改造相关支持政策的延续性,推动地市雨污水分流改造工作稳步前行,实现雨水入河、污水进厂,“一泓清水入黄河”取得实质性进展。

  除了持续关注“地下脉络”,走访调研中,王润梅还关注到市政行业部分机械设备智能化程度较弱、老化超龄等问题,认为市政行业设备更新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她了解到,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的智能清掏机器人可以深入排水管道,精准清理淤积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让她看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她认为要加大对市政行业设备更新扶持力度。

  灌缝缝、补坑坑、修盖盖,拿着洋镐叉子在大街小巷掏泥——这是王润梅对自己日常工作的描述。虽然苦点、累点,但她想用自己的一些努力让城市变得更好。

  “学无止境,今年希望能多走出去调研,看看别的地区市政行业的发展情况。”王润梅深知,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学习与交流。她说,不仅要低头耕耘于脚下的方寸之间,更要抬头望向远方的广阔天地。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