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础建设>>招标公告>>
地铁:能否破解普遍亏损难题
- 时间:2013-05-23 09:32
- 来源:经济日报
去年底开始,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地铁建设热潮。尽管城市轨道交通在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盈利路径不明,各地“亏多赚少”仍让运营公司头痛不已—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让各地“痛并快乐着”。快乐的是,地铁可以大幅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堪称城市治堵“法宝”。痛的是,除少数地方外,全国大部分城市还没能找到自负盈亏的路径。
谁来为飞驰的地铁埋单?面对这个世界性难题,首都北京传来消息,为配合5月18日开幕的北京园博会,北京地铁14号线西段延长线上专门增加了园博园站。这是否意味着轨道交通正在迎来一种新的盈利模式?
无奈的选择
明知赔钱也得建
由于地铁具有极为明显的公益性,因而如何盈利也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性难题”
2012年12月29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指出,“有条件的特大城市、大城市有序推进轨道交通系统建设。”自此,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地铁建设热潮。
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司长黄民日前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上发言时透露,国家已经先后批复了36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目前16个城市约有2000公里的运营线路,预计“十二五”末,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将超过3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承担客运量日益增加。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轨道交通共承担客运量87.29亿人次。城市轨道交通的陆续开通,给各地民众的生活带来很大改变。2012年底,武汉地铁2号线开通,目前日均客流已超过30万人次;2012年11月开通的杭州地铁1号线运营不到两个月就迎来了第1000万位乘客。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未来10年仍将是轨道交通加快发展阶段。预计至2020年,我国发展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达到50个左右,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城市。从城市分布来看,中东部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未来将呈现规模快速增加的态势。中部地区将稳步发展,西部地区受经济实力的限制,近期建设规模会相对较少,但也在发展过程中。
城市轨道交通是惠及民生的重要工程,但同时也有投资大、工期长的难点。据统计,2012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1900亿元(同比增长17%),在交通领域仅次于铁路和公路,预计2013年将超过2100亿元。
与此相对应的是,由于地铁是具有公共交通性质的出行工具,具有极为明显的公益性,因而各地地铁票价与投资相比普遍较低,地铁如何盈利也由此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性难题”。
明知“亏多赚少”却又不能不建,我们不禁要问,地铁到底是否有盈利路径?
正进行的探索
地铁商圈风云起
很多城市已经开始探索将交通投资于城市发展综合统筹的双向盈利模式
在采访中有专家表示,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网规划、建设规划要适度超前,并与城市空间布局优化调整的方向一致。这其中,应建立综合交通立体化发展理念,在通道布局、站点衔接、换乘设计方面体现轨道交通功能的同时,充分考虑与步行、自行车、地面公交等其他交通方式的有机衔接。
随着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启动,近年来,各种“商圈”概念也蜂拥而起,“地铁商圈”也蓬勃兴起。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已经开始探索以地铁建设配合或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双向盈利模式。这种模式将交通投资与城市发展综合统筹,具有非常强的借鉴意义。
以北京地铁15号线为例。作为连接北京市中心区与顺义新城乃至北京东北部其他城区(怀柔、密云、平谷)的快速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地铁15号线沿线开发工作正如火如荼。目前,地铁站周边已有成熟园区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北京空港物流基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等。随着15号线的建成运行,沿线高端商业及服务业项目随之加速发展,巨大的客流带来无限商机。
另据了解,目前,15号线沿线规划已经细化。在去年举办的京港洽谈会上,15号线沿线投资项目备受关注。签约的项目中,上市公司泰禾集团投资100亿元在地铁15号沿线开发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宝能集团投资15亿元在地铁15号沿线兴建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及星级酒店等,成为首批入驻顺义投资新区域的先行军。
同时,一些地方也希望通过效仿香港的经营模式来实现扭亏为盈。对于此类运营思路,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博士生导师毛保华教授指出,香港的这种运营模式有其特殊性,效仿时要谨慎。
可借鉴的经验
综合开发补亏损
加强公共交通用地的综合开发,将开发收益用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弥补运营亏损
城市轨道交通尤其是地铁的盈利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但香港地铁却是其中为数不多的盈利案例。
香港铁路中国事务首席执行官易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港铁非常重视加强公共交通用地的综合开发,用综合开发收益弥补运营亏损。对此,有专家评价说,“港铁‘地铁+物业’的模式对内地大部分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公共交通用地的综合开发,将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的收益用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弥补运营亏损”。
对此,香港铁路中国事务首席执行官易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提法表明,港铁模式与政府发展思路在本质上恰好一致。易珉认为,“港铁‘地铁+物业’的模式对其他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事实上,多个城市目前的做法,或多或少有借鉴香港模式的意味在里面。如长沙市住建委主任、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陈鲁青就曾透露,由长沙轨道交通集团公司整体规划实施地铁物业,统筹利用和经营好各类地铁资源,“所有地铁物业出让和运营收入均用于专项地铁建设”。又如广州市就有官员表示,“将采取市财政支持,市、区县共建的模式,搞沿线物业开发,以使相关收益尽可能用于轨道交通建设”。
补贴鼓励公共交通
国外城市,特别是50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公共交通体系都很发达,大多数人选择公交出行。数据显示,伦敦每天的早高峰,70%的人是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日本东京的比例更高,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出行靠公交。
总体来看,国外推行公共交通优先多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确立清晰合理的交通政策法规,建立以公交为主体的城市运输体系;二是对公交运输企业进行不同程度的补贴和优惠,以达到鼓励扶持的目的;三是采用各种交通措施优先公共交通通行。
(责任编辑:安娟)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三峡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化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