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基础建设>>桥梁隧道>>

汶川地震纪念日“最美乡村公路”引游客如潮

 
    五年间,曾经的伤痛已化作实干的行动。五年后的今天,我们的记者背起行囊,重返灾区,回眸五年奋斗,见证重建奇迹。
 
  每到这个时节,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的张玉秀便开始忙碌起来。她开了一家名叫“竹艺苑”的农家乐,聘了10多名员工还忙不过来。每天顾客盈门,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道明镇是竹编之乡,张玉秀家也是竹编世家,客人离开时也会将她和乡亲们编的各式竹编产品带到天南海北。
 
  “这是地震以后重建给我带来的变化。”张玉秀说,“之前,外出务工除去开支,一家人一个月收入也就是一千多元。”
 
  带给张玉秀“巨变”的是一条路。地震以后,崇州市成为重庆市对口援建地区。重庆市从崇州的长远发展出发,设计了一条穿越崇州街子、三郎、怀远、道明等7个乡镇的公路,改变了这些区域交通不便的状况。2010年9月底,这条长42公里的公路全线建成通车。
 
  平整宽阔的柏油路,层次丰富的沿途景观,修葺一新的民居,城里的人如潮般地赶来看花避暑。张玉秀看到了商机,她将房前屋后的荒地拾掇干净,试着开起了农家乐,也顺便推销自己编制的竹编产品,没想到收入一下子翻了好几倍,日子年年有变化。
 
  重庆路改变着张玉秀的命运,也改变着沿线10余万名群众的命运。重庆路结合平原微丘地形及沿途村落、经济作物的不同分布,分层次进行了连接设计平交口道路,既拉近了老百姓与城市的距离,也让土地增了值,过去荒芜的土地被种养殖大户成片承包;同时把崇州与都江堰、青城山等旅游景区连成一体,形成崇州旅游产业黄金走廊。
 
  重庆路两侧春季盛开的烂漫花海吸引了大批游客,被网民誉为“最美乡村公路”。崇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崇州正在制定重庆路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将把这里打造成新的休闲基地。届时,周边群众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事实上,重庆路仅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通过基础设施投入,拉动灾区科学发展千百个案例中的一个。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四川科学规划,累计建成干线公路和汽车站点项目466个,累计投资820.1亿元,农村公路完成恢复重建2.9万公里,村村通了水泥路。
 
  通过灾后恢复重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交通全面超越了震前水平,进一步完善了公路路网,有力地支持了灾后恢复重建和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四川省交通厅负责人说,农村公路通达深度、联网程度和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为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条件,“蜀道难”变成了“蜀道通”。

 
(责任编辑:安娟)
 



相关阅读: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